close

         剛到美國的時候,是個對煮飯沒多少概念的留學生,雖說從前也不是沒煮過菜,不過總覺得不難吃卻也沒特別好吃。商店裡賣的各式「李錦記」醬包就成了我嘗試的對象,那真是不擅料理者的救星,一包「鼓汁排骨」還是「蔥爆牛肉」下去,八九不離十的味道總是錯不了。

         但總覺得那是制式化的味道,就像美國的中國餐館,不論叫那種菜,都是差不多的調味,有種「換料不換醬」的感覺。再加上我很喜歡食材本身的味道,這種醬包常常因為過重的調味而掩蓋食物本身的原味,我開始學習自己的調味。

         調味是種很奧妙的東西,同樣的食材菜色,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調味方式,這就是俗稱的「媽媽的味道」。也因此即使是家常菜,在餐廳、在別人家吃起來就是跟自己家不一樣。我們家的菜一直是比較偏清淡型,媽媽用的調味料不複雜,老公家的調味就是屬於複雜華麗型,常常一道菜從醃到炒,五六種調味料跑不掉。兩種方式各有各的特色,雖很不一樣但都很好吃,調味本身就沒有固定的標準,好不好吃自由心證,非常主觀。

         對我而言,非常希望調味料是「提味」的東西,如果能買到好的食材,那調味料就只是畫龍點睛,幫忙把食材最好的味道提引出來,而不是喧賓奪主的覆蓋掉食材的原味。這些細微的差異就不是工廠做出來的醬包可以解決的,而是不同比例調味料的調和。

         我從媽媽與婆婆那裡都學到一些調味的秘訣,加上自己的想法後,煮出來的東西就有自己的風格味道。很有意思的是,即使結婚久了,我跟老公煮菜的味道有許多相似之處,但是還是可以明顯的吃出兩個人不同的調味風格,這就是「媽媽的味道」神奇之處,孩子總是會受到媽媽的味道的影響,一輩子都不會忘掉。

         我煮菜一向沒有食譜也不用量匙,調味料的多少都是憑感覺。但我不認為不定量就會讓味道不穩定,反倒是根據當下的情況去調整,才是真正維持固定味道的方法。食譜是死的,感覺是活的,食譜可以給你一個概念,但是不必要去墨守成規,這也是不用醬包的意義啊!

         老公煮菜的風格跟我很不一樣,他的調味與料理方式多半很傳統,用繁複的手法煮出經典的菜餚,是不會出錯的好味道。我的就比較天馬行空一點,常常是隨性的想出不一樣的調味法,雖然實驗品不保證一定好吃,但是為生活多點創意非常有趣。當然老公偶爾也會創新啦!用自己的味覺去記憶外面吃到的菜色,猜測著做出類似的味道,是一種很有成就感的事!

         有了自己的味道之後,煮菜給家人吃都很開心。我總是會想,有一天孩子長大,是不是味蕾裡會保持著這樣一個獨特的記憶,記得屬於我這個「媽媽的味道」?將來或許也影響她創造自己味道風格,那也是一種代代相傳,承襲又創新的親情的聯繫,不是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nowca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